威望素著的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公开辞职,蒋介石居然没有挽留,当即批准,转过头就任命桂永清为海军副总司令,实际负责海军。
一时间国民政府上下哗然。陈绍宽这样一员老将,国内数一数二的海军专家,撤掉他就已经够令人瞠目了。蒋介石居然让桂永清这个声名狼藉、而且又是海军门外汉的家伙,掌管国军海军,这是什么名堂?
一、贪污大王桂永清
如果是别人接替海军司令,或许可以理解,但蒋介石任命的这位桂永清,口碑着实不怎么样。单是贪污一项,就令人无法接受。我们大致看一下桂永清过往的经历。
桂永清生于1900年,江西贵溪人。和国军大将黄维、黄百韬、张灵甫、邱清泉、杜聿明等是同一个时代的。
桂永清少年时颇有一些新气象,在南昌就读师范时,听说国民党在黄埔建立军校,革命大潮方兴未艾,于是兴起弃文从武、以武救国之志,千里迢迢从南昌跑到广州,报考了黄埔军校,成了第一期学员。
展开剩余85%黄埔军校建立之初,还是一定水平的,前几期的学员,尤其是第一期,卧虎藏龙、英杰辈出。桂永清学习参训都十分积极,由此获得了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的青睐。
何是贵州人,与桂永清既无地望之谊,又无往日之交,能够看中桂氏,可以说全凭桂的实力。桂氏一生之际遇,可以说从此时攀上党国大佬,一下子走上了青云之路。
不过桂永清的正面形象,到此也戛然而止,几乎从他踏入国民党军的那一刻,这位贪污大王骨子里对金钱的热衷,便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。
黄埔学生军第二次东征陈炯明,桂永清担任营长,攻破惠州城时,桂永清的部下军纪不严,到处抢掠财物,桂永清自己也私吞了许多缴获物资寄回家里——大概是穷怕了。
贪污行为很快被告发,蒋介石大怒,当即下令军法处置,枪毙!
幸亏当时黄埔军校政治主任周恩来念在革命正是用人之际,拉上廖仲恺一起为桂永清说情,何应钦也为这个青年才俊感到惋惜,也出头说情。蒋介石这才罢休。
经此一事,桂永清对周恩来和廖仲恺有无感恩之心,我们或不可知,但他对何应钦的救命之恩念念在心,从此视之为再造恩公,与其关系愈加紧密。北伐期间,何应钦一力提拔桂永清为团长,并作媒把侄女何相银嫁给桂永清,从此桂永清背靠大树好乘凉,官运亨通,青云直上。
桂永清在军事上,不像杜聿明、邱清泉等人在行,但在玩弄权术、大搞贪污上却无师自通。
1934年秋,桂永清在蒋介石大力筹办的“中央军校教导总队”中,担任总队长。这个教导总队可不简单,论派系血脉,乃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。论官兵质量,也是优中选优,精锐之极。
蒋介石对其非常重视,不断扩大其规模,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,也就是1937年7月,教导总队已拥有16个步兵团,骑兵、炮兵、工兵、通信兵、汽车兵各1个团,官兵总数约4.3万人,几乎是一个超级加强军。
就是在这样一个上下瞩目、待遇优厚、担当重任的王牌部队,桂永清依旧作死,大搞贪污克扣。其下属第一团的少校团附不满桂永清这么贪,发了句牢骚说“桂永清经济不公开”,桂氏马上撤了这名团附的职。
1937年11月,教导总队到上海参战,伤亡1万余人。撤回来后蒋介石立即通令嘉奖,发给10万元犒劳费。
不想桂永清居然丧尽天良,抓住阵亡兵员多、新旧替补之际,扣发了12月整月的薪水,连10万犒军费也扣了下来,全部中饱私囊。
连抗战将士的军饷都敢贪污,桂永清之恶令人发指。
此事虽然有人捅了出来,但桂永清有何应钦在上面保护,依然无人能奈何他。
所以说,当1945年底陈绍宽辞职之际,蒋介石把桂永清抬出来负责海军,世人之震惊可想而知了。
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,好好一个海军司令陈绍宽,到底出了什么事,以至于闹得在抗战刚刚胜利之时辞职呢?
二、陈绍宽辞职事件
陈绍宽将军是中国近代海军的传奇人物。
陈绍宽生于1889年,福建闽县人,17岁进入南洋水师学堂读书,是中国近代较早接受海军专业教育的优秀人才。
陈绍宽毕业后就进入清末的南洋水师,当时南洋水师的主要基地在福建,是以南洋水师的军官多是福建人,慢慢形成闽系海军的基本势力。
大革命兴起后,国民党军北伐,北洋旧军阀内部矛盾重重,四分五裂,陈绍宽率领的闽系海军舰队归入蒋介石帐下。
蒋介石起初接纳陈绍宽,只是着眼于这支海军舰队,对陈绍宽本人,及其背后代表的闽系海军军官力量并无多大好感。毕竟陈绍宽一不是国民党出身,二不是浙江人,三不是黄埔系,蒋介石绝不会真正信任他。
陈绍宽也明白这层奥妙,并不追求在仕途上有什么大的进步,只想借重国民政府的力量,建立起真正的现代海军。当时国民党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事务,若要干好,一切必须以政治上站队为根基,不是蒋介石嫡系、不是蒋系势力的中坚力量,想要干成一番事业,哪怕不危及蒋介石政治利益,也是难上加难。陈绍宽有此想法,政治上确然有些幼稚。
几乎就在陈绍宽投附蒋介石刚开始,蒋、陈之间就爆发了或隐或显的矛盾,最终导致陈绍宽决定与蒋分道扬镳。
主要的矛盾有这么几桩。
第一件,陈绍宽统一海军梦想破灭。
30代年之初,随着蒋介石形式上统一全国,陈绍宽向蒋提出,把当时中国另外两支海军都纳入中央军旗下,统归自己指挥。另外两支海军,一支是张学良的东北海军,一支是陈济棠的粤系海军。蒋介石迟迟不予答复,大概是怕陈绍宽势力坐大,仍然暗中纵容东北、闽系和广州三支海军力量各行其政。
第二件,扩建海军计划破灭。
国民党海军虽然有三支,但无论吨位、火力和舰种都达不到主流海军的标准,陈绍宽多次向蒋介石请求多拨经费,扩大海军力量。但蒋介石只是开空头支票,说什么计划在15年内将海军吨位提升至60万吨,达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陈绍宽屡次请求付诸实践,蒋介石都不肯出钱建设。实际上在蒋介石心中,
存在一个军种优先级,陆军最高,空军次之,海军又次之,尤其是要命的是,海军比陆军、空军待遇差太多
。1931年3月19日,蒋介石在对国民党军航空班第一期学生训话时就吐露了真言,他说:
“中国想要对抗帝国主义者,……若是用海军,造大兵舰至少要有几千万元。建造海军几条兵舰,我们全国全年的收入还不够开支;而且建造出来的海军,仍旧是不够与任何帝国主义者斗争……所以用海军陆军去求国防的独立与自卫,至少需20年以后……”
所以,陈绍宽满心希望的现代化海军,年复一年两眼望出血来,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投入,到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时,陈绍宽满打满算手里只有4万吨的海军,在强大的日本海军面前根本不够吃的。
陈绍宽年年盼年年失望,终于看清了蒋介石的用心,失望之极。
第三件,蒋介石另起炉灶建设新海军。
如果单是失望,陈绍宽或许还不至于和蒋介石决裂,导致决裂的关键因素,是蒋介石企图抛开陈绍宽,重新建设一支自己完全掌握的新海军。
陈绍宽时代,海军现役军官大多是福建马尾海军学校培养的。蒋介石是靠办军校起家的,对从源头培养军官并掌握控制这个套路非常看重,他可以允许陈绍宽这个异己派系在海军掌权于一时,但不能容忍海军长期掌握在闽系手里。
怎么办呢?蒋介石重新开办海军学校,从头培养海军军官。此举令陈绍宽极为寒心,若论海军院校的专业性,马尾海军学校当属国内顶尖,中央再办也超不过马尾。若论现有力量,马尾海军学校和国内其他几所院校培养的人才已经足够,不须再投入冗余力量培养人才。真正的当务之急乃是增造战舰。
发布于:天津市